一百五十九、慈悲为怀孙先生(2/3)
眉,多看了眼胖乎乎老和尚,此刻,脸上的笑容已经收敛了些,撇嘴说:
“你这秃驴,还算有点慧根,大乘佛教常强调一个见知障,反而是有些落了‘小乘’,老秃驴,道爷从没听你唠叨过见知障,你勉强算是个阿阇梨,比那些比丘、沙弥强一些。”
欧阳戎默默旁听,佯装不懂,也没插话。
此刻闻言,他抬眼敲了敲隔壁的胖乎乎老和尚。
阿阇梨、比丘、沙弥都是这个时代和尚们的代称。
不过“阿阇梨”的称呼,含金量更高一些,是对有资格教导他人的和尚的尊称。
而比丘、沙弥只是指代遵守戒律的出家男子。
胖乎乎老和尚摸了摸自己光秃秃脑门,像吃完好东西品味回味一般,砸巴了下嘴巴。
随后,他竟是学起了山下道士,朝孙老道打了个稽首。
这明明是穿道服的道士该做的事,老和尚做起来,一番举止显得有些滑稽好笑,最关键是,他还乐呵呵的商业互吹了一句:
“真人真人,两字妙也,老孙头也是个‘真人’呀。”
在山下,南北道门,只有真正得了逍遥的牛鼻子大能,才可堪如此评价。
道家真人,可是很高的地位和赞扬,不过这句称呼,北方道门用的比较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终南山内的楼观道派,作为北方道派的执牛耳者,同时也离洛阳、长安很近,近水楼台先得月,它们也是经常诞生历代大乾国师之地。
因为道门乃是大乾的正统国教,最初的楼观道派,辅佐大乾离氏,曾有从龙开国之功……当然,这份国教的荣光,主要被楼观道派为首的北方道门给独享,南方道门分到的好处不多,不禁是因为离得远,其中还有道门中的南北之争的因素在里面。
南北两派的道门,是有些“道统之争”在里面的,与之类似的,还有当下大周的南北佛宗……
说回来……而在南方道门这边,比如有代表性的三清道派,更多的是把得道高人、有崇高地位和道行的道人,称呼为天师。
例如,龙虎山天师府就是代表,还有欧阳戎最熟悉的一位天师……上清茅山的袁老天师,都是如此。
所以,北方道门的真人,南方道门的天师,一北一南,称呼不同,但却是类似的高贵地位,算是遥相呼应的。
所以此刻,欧阳戎在听到胖乎乎老和尚对孙老道的马屁夸赞后,眼底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他一直觉得,很多事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先就能从很多蛛丝马迹中,抓到那个线头或说马脚的。
这个胖老和尚,可能是隐隐知晓些什么,一些话语才自然流露出来的。
欧阳戎余光微微侧去,又瞟了下面前鹤氅裘老道人头上紧裹着满头银丝的混元巾道冠。
这混元巾是有点说法的。
而且欧阳戎也很少听孙老道吟唱三清道派的道号,福生无量天尊、度人无量天尊什么的……
欧阳戎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巧合。
就在这时,丙字号牢房传来一点动静。
欧阳戎发现脚边有东西在蠕动,低头看去,是脚边被他推进水帘牢门大半盒身的食盒,隐隐被里面的人按住了。
欧阳戎朝水帘牢门另一面的地板仔细看去,对上了一双平静安然的漆眸。
是软瘫在门前的病恹恹青年,好像是被外面欧阳戎三人的话语和动静给弄醒了。
一门之隔,两个青年对视了一眼,都是类似平静的眼眸。
病恹恹青年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的瘦长手掌按在食盒上,安静了一会儿,似是搞明白了眼下的状况。
他隔着门,朝欧阳戎有些亲切的说:
“谢谢。”
转过头去,因为两座牢房位置角度的原因,他努力伸长脖子,语气十分的恭敬:
“孙先生,我、我可以吃吗。”
语气带着点结巴,也不知道是说话习惯如此,还是许久没开口的生疏。
被一旁的欧阳戎好奇盯着,孙老道似是情绪烦躁,有些不
界王小说提供了阳小戎创作的《不是吧君子也防》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一百五十九、慈悲为怀孙先生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