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这些读书人,怎么这么坏啊!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这些读书人,怎么这么坏啊!(3/3)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界王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夜无疆仙业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大道之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哥布林重度依赖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永噩长夜大宋文豪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蜀山镇世地仙天命之上异度旅社元始法则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捞尸人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神农道君呢喃诗章
  名力役,升平十一号才会被广泛使用。

  蒸汽机的马力、热效率、维修难易程度、小型化等等,提高起来是要时间的,尤其是维修,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铺开的,把人力成本提高,就变成了推广机械,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办法。

  李乐、胡峻德等人,他们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对付石应泰,偏袒穷民苦力的劳动者,都是为了这一根本目的:

  以提高万民的生活水平,来对抗商品经济蜕变对道德的异化,用生产力提升促进发展,掩盖社会矛盾,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这个思路和张居正治病要治病根,略有不同,张居正做事不留余地,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张居正的办法更适合万历初年的局势,重病当然要用猛药,要不然就死了,万历维新二十一年,为大明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可以更加温和的去推动维新的节奏和步伐。

  八月,松江府地方开始了万寿圣节的庆贺,还举办了一次阅舰式,来彰显皇帝陛下的威严。

  进入九月后,松江府开始阴雨绵绵,夏天没下的雨,都集中到了秋天,在金秋九月,皇帝陛下离开了松江府,坐船到扬州后,乘坐火车返回京师。

  九月初三,随扈的所有人,都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北归。

  “王谦在吕宋,还是干的很不错的。”朱翊钧看完了最后一本奏疏,处理完这本奏疏,他就要回京了。

  王谦调任吕宋巡抚后,萧规曹随,完全延续了殷正茂的所有政策,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还是军事上流转和换防。

  不过王谦准备在吕宋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丈,对汉乡镇进行一次普查丁口。

  清丈、普查丁口的目的,是确保皇庄还是皇庄,这些陛下的资产仍在有效且良好的运转,并且要对吕宋的田土规模,做到心里有数,以应对接下来更大规模的迁民。

  王谦提到了一个殷正茂都没有太注意到的问题,那就是吕宋的食盐,无法自给自足,自给率大约只有一成半,也就是15%,剩下的盐全都依靠从大明这里购买。

  吕宋拥有长达四万里的海岸线,这四万里的海岸线,适合建盐场的地方不少,但是天公不作美,常年下雨的吕宋,导致晒盐的效率极低,晒盐需要连续的好天气,大明盐工晒盐还有抢收的习惯。

  在大明没有攻占吕宋之前,吕宋解决食盐,主要靠大明商贾的走私,一年有数百条盐船抵达马尼拉。

  在万历二年大明新设总督府之前,马尼拉港的进出口货物文书并不多,所以并不清楚当初食盐贸易规模大小。

  今天吕宋在大明控制之下,大明到吕宋的盐,一年足足有一亿斤之巨。

  王谦暂停了吕宋本地的晒盐场,理由非常充分,投入太大产出太低,但其目的,也不难猜,一旦吕宋有变,停了对吕宋食盐的出口,吕宋人就只能去舔砖了。

  增加大明对吕宋经济羁縻的手段。

  吕宋本地制盐,是用椰子壳泡水,泡够天数后开始烧,将燃烧剩下的草木灰过滤后,上小瓦罐熬煮,费时费力还见效慢,吕宋这鬼天气,煮盐确实比晒盐快。

  朱翊钧回复了王谦的奏疏后,在门前黄浦江的小码头,上了船,向着松江府而去。

  这可能是皇帝南巡路上最危险的一段路,从黄浦江行宫码头,抵达扬州码头,因为落水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船只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刺杀和放火,都是最好的时机。

  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刺杀,船只顺利抵达了松江府,因为一起出发的船太多了,很难确定,皇帝陛下究竟坐在哪条船上。

  刺王杀驾这种事,要么不做,要么必须一击必死,但凡是有失败的可能,都要慎重,毕竟没做到,皇帝的铁拳砸下来的时候,那可是真的要诛九族的。

  九月十六日,大明皇帝的仪仗回到了顺天府,太子朱常治、监国朱载堉、留守大臣凌云翼、申时行等阁臣至朝阳门外迎接圣驾回京。

  休沐三日后,皇帝陛下在皇极殿召开了大朝会,见了群臣一面,开始了枯燥的上磨生活。

  缺少了廷议的环节,不仅大臣们不适应,连皇帝都不适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人可以永远是对的,朱翊钧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个人,不是无所不知的先知,他需要大臣为他的决策查漏补缺。

  所以他开始频繁的召集大臣们前往通和宫议政。

  为了方便皇帝召见大臣,朱翊钧在九月二十四日,在通和宫御书房的西侧,建了个新书房,新书房不大,一共就八间房。

  朱翊钧会提前一天把需要面圣的奏疏挑出来,司礼监会照着奏疏,把需要召见的大臣的名册整理好,第二日这些大臣就等在西书房内,等待召见。

  这毫无疑问加大了皇帝陛下的工作量,但这一道纠错机制的建立,让皇帝陛下本人的决策,变得更加合理。

  纠错机制,无论在什么组织内,都是极其重要的组织建设。

  这个地方被人叫做西书房,被召见的大臣,被叫做西书房行走,行走的次数越多,代表着陛下越看重,代表着他的意见越受陛下青睐,代表着这位大臣入阁的可能性就越大。

  距离权力中心越近,权力就越大,这个铁律自古就没有变过。

  被叫到最多的大臣分别是:申时行、高启愚、侯于赵、王一鹗,这几位也被京堂百官叫做西书房大学士。

  “二位,今天把你们叫来,没别的事儿,你们二位能不能不掐了?惹得科道言官都胆战心惊,唯恐二位斗出真火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朱翊钧示意申时行和高启愚坐下说话,才开口说明今天叫他们来的目的。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

  当年张居正和王崇古斗的就很凶,有的时候,斗出真火来,京官人人自危,生怕神仙打架,一把火烧到自己头上。

  现在,申时行和高启愚之间的争斗,不遑多让。

  “申阁老好大的官威!这刚做阁老,就开始党同伐异了,在大学堂搞搞筛查也就罢了,现在还要在官厂搞,这万万不行。”高启愚也讲明了自己的态度。

  申时行把忠诚度大筛查,扩展到了官厂里,这在高启愚看来,已经是过犹不及了,手伸的太长太远了。

  “又不是筛查匠人,只是筛查官吏,总办、代办、会办、司务,这些人都该查一遍!”申时行理直气壮的说道:“官厂可是万历维新的财源之一,这要是给这帮蛀虫蛀空了,你我二人,如何跟陛下交代?”

  故意让官厂经营困难,损公肥私,甚至把官厂占为己有,这是申时行决不允许发生的事儿。

  尤其是侯于赵提议,试探性的下放权力,让各省三司筹建地方官厂,那更要严厉督查了。

  “你说得好听,咱们都是为官多年,你说只查官吏,你猜猜真的做的时候,会颠三倒四到什么地步?”高启愚也不含糊,直接了当的说道。

  大学堂也就罢了,不事生产的衙门,怎么审查都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官厂可是大明的定海神针铁,军事政治经济民生,都和官厂息息相关。 界王小说提供了吾谁与归创作的《朕真的不务正业》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这些读书人,怎么这么坏啊!在线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龙藏山海提灯天人图谱仙工开物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CS:最后一舞,舞成职业通天代我在异界种田封神说好体验人生,仙子你怎么成真了废土边境检查官堑壕大栓与魔法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在火影教书,系统说我是纲手学生我不是哥布林杀手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红色莫斯科万界从港片开始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吞噬星空:收徒万倍返还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港综:从我爱黄金开始皇修大明王朝1556魔兽艾泽拉斯,从挖黑龙墙角开始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