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倭国人的底色是自卑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倭国人的底色是自卑(2/3)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界王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夜无疆仙业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大道之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哥布林重度依赖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永噩长夜大宋文豪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蜀山镇世地仙天命之上异度旅社元始法则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捞尸人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神农道君呢喃诗章
  夏枯,没人在意他们是否活着,更没人在意他们是否来过。

  这种自卑更造成了一件基本事实,那就是倭国需要一个他者,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军事政治进行横加干涉,而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心安理得。

  更加直白的讲,倭人要心安理得活着,他们头上必须要有一个活爹管着。

  作为大明人,如果不是熊廷弼在倭国生活了很久,他也不能理解倭国的种种。

  要想理解倭国的一切,解释倭国的问题,从倭人骨子里带着的自卑,以及这种自卑异化之下,灵性的扭曲出发,就能非常简单的理解了。

  “我下令让城中的武士,兵分三路,对德川家康进行进攻之事,准备的如何了?”熊廷弼收起了思绪,问起了他的命令。

  袁政大声的说道:“已经全都准备好了,所有人都在枕戈待旦,只等阁下一声令下了!让日本笼罩在阁下的仁慈和怜悯之下!”

  熊廷弼不用说服袁政、袁直,不用说服这些武士,他只需要下令就可以了,皇帝陛下,把问题想的有点复杂了。

  要说疯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制定的先入朝鲜、再入大明的入唐战略,更加疯狂。

  可是仍然有十五万的武士,跟着这个疯狂的战略,入寇朝鲜。

  熊廷弼的三路进攻,是为了关东平原的繁荣昌盛,是为了倭国新时代的到来,在这种氛围之下,他的计划,并不算疯狂。

  这些武士,是江户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他们在城中肆意凌辱城中的贫民百姓,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随意杀人,以至于乡野之民,不敢入城。

  这些武士出城就会劫掠,已经完成均田的百姓,这种劫掠包含了报复性质。

  这些武士甚至不敢抱怨主持了还田的熊廷弼,而是将手中的武器,对准了那些均田、改姓的百姓,认为这些百姓们抢走了他们的田产,下手极其狠毒。

  这些武士,就是暴力失控后的结果,倭国没有办法,去约束这些武士,因为任何一个大名,都需要依靠武士们进行征伐。

  “毛利辉元和德川家康,你们觉得谁会赢呢?”熊廷弼问了一个问题。

  袁政和袁直互相看了一眼,袁政才开口说道:“他们谁胜谁负,到最后都不会是总督的对手!我觉得毛利辉元稍微强一点,无论是水师还是陆军,都要更加强大一些。”

  袁直思索了片刻才摇头说道:“我觉得是德川家康,因为德川家康更加危险,他太能隐忍了,而且十分的阴毒,他就像是藏在阴影里的毒蛇,而且他做事,从来都不择手段,坏人总是会笑到最后。”

  德川家康的绰号是老狐狸,这已经是夸奖了,倭国的大名们,总是认为,织田信长死于德川家康的阴谋,哪怕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一直是同盟。

  德川家康还有另外一个绰号,倭国司马懿。

  熊廷弼点头说道:“我也觉得是德川家康,我在石见银山跟毛利辉元打过交道,他多次想要夺回石见银山,发现做不到后,他选择了跟我议和,议和之后,他讨要了那些阵亡武士的遗骸。”

  毛利辉元讨要阵亡武士的遗骸,这是熊廷弼没想到的,和倭国交手了无数次,这是第一次有大名讨要遗骸,证明在毛利辉元眼里,这些武士是个人,而不是工具,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在倭国这种乱战的局面下,坏人的确有更大的可能笑到最后。

  毛利辉元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他其实不太擅长打仗,也就是军事天赋不强,所以他只能倚仗那些家督们,而倭国普遍存在的下克上风气,让毛利辉元又无法完全信任这些家督。

  这种不信任,到了战场上,是极其致命的。

  无论是毛利辉元赢了,还是德川家康赢,都是三五年之后的事儿了,两个集团的争斗,不会那么快的落下帷幕,等到三五年之后,二人无论是谁,都没有威胁关东平原的能力。

  完成了部分还田的关东平原,按照倭国石高换算的话,熊廷弼现在算是百万石的大名,势力已经晋升顶流。

  精耕细作的农业种植,从大明来的农具、种子,都给这片充满火山灰十分肥沃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熊廷弼缺的是时间,他只要三到五年,就能把这些田土产出,转换为强横的战斗力,而倭国因为内斗,三五年内,不可能大举进攻关东平原。

  三路进攻的战略,向北、向南、向西的征伐,目的只有一个,消灭不稳定因素武士集团,维持统治。

  该下手的时候,熊廷弼从不手软。

  “军屯卫所。”熊廷弼开始推行第二阶段的命令,在关东平原建立军屯卫所,均田是为了让武士进城,不是在乡野祸害农夫。

  而军屯卫所,是对倭人最好的管理办法。

  军屯卫所这个制度的韧性和作用,大明早就用时间证实过了。

  只不过倭国推行这个政令,还存在许多的困难,首先卫所的儒学堂,就难以设立,倭国缺少足够的读书人,当然对于初步建设的军屯卫所而言,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儒学堂。

  初步建立的军屯卫所主要是屯田和粮食自给自足。

  而这也是要将武士消灭的原因,这些武士,吃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还很喜欢喝酒。

  熊廷弼开始安排在整个关东平原推行军屯卫所的政令,这个政策比较复杂,初步的构想,也仅仅是类似于营田法的营庄,主要是先把道路、桥梁修通,而后再派遣京营锐卒分镇管理,垦荒、屯田,对田土产出进行管理等等。

  这些事错综复杂,熊廷弼在讲,袁政和袁直听着听着就有点迷茫了起来。

  “算了,我怎么说,你们怎么做就是。”熊廷弼放弃了讲解其中的原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指令式行政。

  他倒是想讲明白那些道理,可袁政和袁直真的听不懂。

  比如他讲到了粮仓的仓储和管理,这涉及到了民运税粮和官解税粮的区别。

  袁政和袁直就提出:直接让百姓把需要交的粮食运到江户城,不就解决了吗?如果不能如期缴纳,就立刻派出武士进剿,才是正确的做法。

  比如他讲基于军屯卫所的军事建设,反腐是必须的,军队是秩序建立过程唯一现实存在的东西,军队戡乱,江山社稷稳定,生产开始恢复,普遍共识获得认可,道德开始出现,基于道德的秩序逐渐健全。

  一旦军队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变色,整个秩序就会走样,同样军队不变色,那么秩序再乱,也不会脱离正确的方向,就不会失道。

  这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袁政和袁直则发出了疑惑,查军队的帐,这莫不是疯了?

  道理讲不通,熊廷弼也不再讲了,指令式行政,成为了熊廷弼的习惯。

  熊廷弼放弃了教化的想法,他很早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一个人的观念,因为那是他过去的总和。

  倭国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整个倭国,人人心中有自己,人人心中有派系,为所不多的人心里有抱负,只有极个别的人,勉强算是心里有穷民苦力和百姓。

  更加直白的说,倭国的肉食者,统治阶级,几乎人人都是畜生,猪狗不如。

  比如织田信长,三 界王小说提供了吾谁与归创作的《朕真的不务正业》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倭国人的底色是自卑在线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龙藏山海提灯天人图谱仙工开物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CS:最后一舞,舞成职业通天代我在异界种田封神说好体验人生,仙子你怎么成真了废土边境检查官堑壕大栓与魔法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在火影教书,系统说我是纲手学生我不是哥布林杀手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红色莫斯科万界从港片开始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吞噬星空:收徒万倍返还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港综:从我爱黄金开始皇修大明王朝1556魔兽艾泽拉斯,从挖黑龙墙角开始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