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2/3)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界王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夜无疆仙业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大道之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哥布林重度依赖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永噩长夜大宋文豪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蜀山镇世地仙天命之上异度旅社元始法则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捞尸人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神农道君呢喃诗章
  收回来,把人送进去,是让所有人都体面的办法。

  孙克弘提醒过陈敬仪很多次,在大明腹地,做势要豪右,首先要遵纪守法,这也是和衙门打交道的第一性原则,不要让掌握权力的人,感受到挑衅和冒犯。

  “最近朝廷下了命令,要种树,我打算以远洋商行的名义,纳捐五十万银,大约可以种六百万棵树。”陈敬仪将孙克弘推上了车,继续说道。

  “再以我孙家的名义,多纳二十万银,种树是个好事儿。”孙克弘坐到了车里,神情才放松了许多说道:“这也是祖宗成法了。”

  “啊?”陈敬仪呆滞的问道:“种树也是祖宗成法?”

  “嗯。”孙克弘满是感慨的说道:“太祖高皇帝家里饿死了不少人,高皇帝本人是吃柿子才侥幸活下来的,高皇帝登基开辟大明后,在洪武年间,陆陆续续在南京附近种了五千多万棵树。”

  “洪武二十三年,太祖高皇帝下令,有田十亩者,种树一亩,有田千亩者,种树两百,有田两千亩者种树四百等。”

  “甚至在孝陵还有一大片的桐园,是永乐年间桐油最重要的产地之一。”

  “还真是祖宗成法。”陈敬仪不是个读书人,他不知道这些事儿,其实大多数读书人也不知道这些事儿,孙克弘是腿断了之后,在家里闲来无事,看的书多了,杂了,才知道这个往事。

  “其实成祖文皇帝也种树。”孙克弘笑着说道:“永乐年间,营造北衙京师,文皇帝在燕山种了千里松林,还不许斧入山林。”

  “后来,没人管了,这千里松林,就被人伐光了,陛下一心想要中兴,自然是照着永乐旧事来,是不是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千里松林,打算重建?”

  合乎逻辑的猜测,皇帝在旧纸堆里看到了千里松林的盛景,就打算往日重现,毕竟万历中兴,要全面对照永乐盛世。

  陈敬仪摇头说道:“那倒不是,京师种树是顺天府衙的事儿,这次主要是在西北种树。”

  “前陕西总督石茂华的遗愿,就是把杨树种到西域去,绥远总督潘季驯上奏,请三百万银种速生杨,朝廷倒是有银子,不过西土城富户愿意纳捐,陛下也就准了。”

  “到了松江府这里,就只有八十万银的份额了,那我自己再加十万银,凑够八十万银,也不让胡太守为难了。”

  朝廷一共需要三百万银,西土城富户摊了八十万银,松江府这边要摊八十万银,陈敬仪本来打算以商行的名义拿五十万银,孙克弘这么一说,这八十万银,也别找旁人了,他们商行全承担了。

  “种树好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砍树,后人暴晒。”孙克弘满是感慨地说道:“你知道高皇帝和文皇帝为什么要种树吗?因为胡人皇帝,就不是个东西,高皇帝刚到南京,整个南京城光秃秃的一棵树没有。”

  “遇风则飞沙走石,尘埃漫天,数日不得见天日,哪里还是江南。”

  这也是朱棣在北衙种千里松林的原因,那时候,放眼望去,北衙连一棵树的影子都没有,全都被采光了。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日点油灯诶,黑夜土堵门;十山九秃头来,洪泥遍地流;风起黄沙飞哟,十年九不成;昼晦如极夜,人物咫尺不能分。”孙克弘哼了一段童谣,这唱的就是永乐年间的顺天府。

  他比了个八的手势说道:“洪武十三年,文皇帝就藩燕府,那时候的京师还叫北平府,文皇帝就亲自带人看了一遍,整个北平府地界,只有残林八千亩。”

  “多少?”陈敬仪猛的坐直了身子,愣愣的问道。

  孙克弘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偌大个京师,只有八千亩残林,当时在顺义、昌平,出现了十八个沙村,到现在这十八个沙村,仍然不征田赋。也是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成祖文皇帝,才开始种千里松林,这一种就是四十多年。”

  “燕云沦丧胡人之手数百年,败坏如此,你当京师就一直是你看到那个繁荣景象?秃头山才是那时的北衙,迁都北衙,那真的是迁到了苦寒之地。”

  “胡人为什么要砍树?”陈敬仪满是疑惑的说道。

  “为了草场,为了养羊、养马。”孙克弘给了陈敬仪答案,在胡元短短不足百年的国祚里,为了弄更多的草场,就开始伐林,持续了百年之久,南京城的树也都被砍光了。

  “所以,还是汉人皇帝好,毕竟是自己祖地,不忍心看着彻底败坏掉。”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孙克弘其实很不明白江南士大夫普遍的悼元的风力舆论,胡元的确宽纵,可这玩意儿断子绝孙的玩意儿,有什么好怀念的?

  胡元治下的百姓,在暴政下的痛苦困顿,疲于奔命,没有比那时候更严重的了,本来种树的地方,都变成了草场,百姓连吃饭用的柴薪都没有了,哪来的安居乐业?

  不是自己的东西,根本不知道心疼,这些胡人入主中原,干的都是断子绝孙的事儿。

  他读的书越多,越觉得江南这种风力舆论,完全就是黎牙实说的那样,没见过,所以才会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觉得大明朝廷管得太宽了。

  “后来呢?”陈敬仪低声问道。

  “孝陵的桐园一把火烧得干净,北衙的千里松林,在成化年间,就彻底伐干净了。”孙克弘面色很差很差,大约在正统九年,太监王振和朝中大臣,因为朝中财用大亏,就把千里松林卖给了势要豪右。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时候,就有了充分的论述,先秦讲:法天、法地、法四时、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谐和,顺天而兴,逆天而亡就是这种道理。

  比如荀子在《王制》里就讲: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不要没有任何节制无限制的采伐)。

  比如管子就有《地数》、《轻重甲》、《山权数》、《山国轨》等数篇文章,去描述山川泽林的重要,管子更是直言不讳的讲: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当皇帝为人君,不能守住山林这些资产,不能与天道相协,就不能成为天下的王。

  大明国初的所作所为,都是强调人和自然谐和,可后来,随着财用大亏,这些能卖的也都卖了,也管不住了。

  孙克弘对种树这事儿,非常赞同,这都是在积累家业,就算日后子孙不孝,也能多败坏几代了。

  “现在的大明,真好,你看着路边的行道树,长得多欢。”孙克弘看着车窗外的行道树,由衷的说道。

  松江府路两边的这些行道树,有很多都是王谦在松江府的时候种的,万历维新之前,这些个行道树,根本长不到这么大,就会被砍了,长的欢,就是长得非常茂盛,已入寒冬,行道树已经没有了树叶,可光秃秃的枝丫,仍然让人十分安心。

  荀子喜欢讲三王之法、千岁之法、百岁之法,这些道理都显得生硬,哪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树,让人安心?

  社会普遍失序,人们就会无节制的向着自然伸手,自然彻底败坏,也代表着社会失去了秩序,要遭逢大变的征兆了。

  树木芳草可知兴替。

  陈敬仪送孙克弘回到了孙 界王小说提供了吾谁与归创作的《朕真的不务正业》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在线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龙藏山海提灯天人图谱仙工开物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CS:最后一舞,舞成职业通天代我在异界种田封神说好体验人生,仙子你怎么成真了废土边境检查官堑壕大栓与魔法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在火影教书,系统说我是纲手学生我不是哥布林杀手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红色莫斯科万界从港片开始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吞噬星空:收徒万倍返还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港综:从我爱黄金开始皇修大明王朝1556魔兽艾泽拉斯,从挖黑龙墙角开始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