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临摹会意(2/3)
看就不好临摹,主脉络太重,简直喧宾夺主。符心渺小,却和周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临摹这种符箓,须得从外由内。
宁拙开始临摹。
千重鳞皮符的主体,是无数细密、规整的菱形符纹。临摹的时候,还要层层叠加。
丝丝缕缕的意传达到宁拙心底,让宁拙感觉像是在触摸一层真正的宝石鳞甲。
由这些菱形符纹不断往内延展,宁拙慢慢抵达了符心的位置。
符心周围,有三种不同的符纹,分别构建出三重圆环。
圆环外表几乎一致,只是大小不一。但宁拙这一次临摹,却从中感受到了三种不同的意。
外环让他感觉像是旋转的波浪,中环如同厚重的山峰,内环则是缓行的陆龟。
最后的纹饰填充在鳞片、三重圆环之间的缝隙里。
宁拙临摹的时候,感受到空间似乎都在产生阵阵涟漪。
“看来这些,都是和虚空涟漪纹。这些纹饰能够增强对法术的抵抗力。”
最后总结阶段,宁拙看着符纸上完整的千重鳞皮符。
和之前的燃血奔腾符不同,这枚魔符符纹精密、规整、繁复,充满了秩序与坚固感。
层层叠叠的菱形符纹,加上符心的三重圆环,流露出一股“千重卸力,万法难侵”的意境。这点是宁拙之前研究时,根本没有碰触到的。
他用法力点燃符纸,毫无意外,他收获到了第二次失败。
但他没有遭受任何反噬。
这就是使用符箓的好处。
符箓本身会承担施法失败的反噬后果,而不是修士本身。
连续临摹了两枚魔符之后,宁拙闭眼盘坐,开始休整。
他感到头昏脑涨,精、神都有巨大消耗,身心疲惫。
“使用会意笔临摹的消耗,比我想象中,还要大得多。”
“我的肉身、魂魄底蕴,都超过了大多数的筑基修士。我都支撑不住,其他人恐怕只能临摹一枚魔符,就要休整了。”
“不过,临摹的效果真的很好!”
“我对魔符的理解,直接超过了之前我和老大的研究总和了。”
但要让宁拙说出来,他一时间还组织不了语言。
这就是意。
难以用言语、文字等方式,完全阐述出来的信息。
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真正的高手,能阐述得浅显易懂,但精微之处往往在表述中,丧失了无数。
片刻之后,宁拙重新恢复到了巅峰状态。
他再次尝试临摹。
这一次,不再是虎皮,而是他从自己的储物腰带中,翻出了一枚玉简——《冰雕秘典》。
这是一份机关典籍,是宁就范亲手赠送给宁拙的,阐述的是冰雕机关术,也是宁就范主修的内容。
宁拙以前看过几遍,知道这冰雕机关书别出机杼,很有特色。
所有的冰雕都是在一个巨大的原料上,进行雕刻,一体成型,而非正常意义上的机关部件之间进行组装。
所以,想要雕塑出自己想要的形态,需要精通修真百艺之一的雕刻技艺。
尤其是内雕术,需要在冰雕内壁,刻录一切阵纹、符箓。
宁拙在雕刻上的技艺,就比较薄弱了。
因此只是将这本典籍当做参考书,并没有深究。
他在外游历,也的确没有时间去兼顾这个细枝末节了。
这一次临摹,主要测试极限,以及在毕竟极限的状态下,对于意的收获是有什么影响。
宁拙一直临摹到他快要承受不住的阶段,魂魄都虚弱起来,整个神海中一片空旷,后续的念头艰难产生。
整本典籍只临摹了一成多一些。
但宁拙却感觉到,自己对雕刻技艺,对机关术,对冰行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但这种收益程度,宁拙又难以评估。
第二次休整之后,宁拙主动联系孙灵瞳:“老大,有好事发生!”
他将温软玉来信,自己参加褚玄圭的兴云小试,以及后续和孔然、白寄云的交易意向等等,都告诉了孙灵瞳。
孙灵瞳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为宁拙出谋划策。
“小拙,你的方向是对的。儒家是
界王小说提供了蛊真人创作的《仙工开物》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78章:临摹会意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