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龙门(2/3)
听着司马的讲述,暗暗将高王和玉璧二字记在心里。
他以前家里是有点小富的,所以虽然读书也没读过基本,但字却认得不少,所以也得傅彤的看重。
再加上傅彤本身就对唢呐手有好感,当年在邛州城内的仓库,要不是他怀里有一只唢呐,他可能当时就要死在那帮成都兵痞子的群殴下。
黑郎虽然同样没什么资历和背景,但因为靠近营将和营司马的身边,所以在军中也比较得重。
而且在两人身边,黑郎的成长也很快,就好像现在,他就在司马和营将的交谈中了解到了南北朝、高王和玉璧。
然后他就见到司马忽然指向对面那连绵的台地,说道:
“而玉璧就在那里!”
傅彤恍然,又看了看两边,然后感叹了一句:
“无怪乎那位高王要打那玉璧呢!”
这下子轮到司马周秀容请教了,他对于军事实际上并不了解多少,其实以前就疑惑过这个问题,于是问道:
“哦?这是为何?如我用兵,只需要派遣一队兵马将之围困,大军继续出发不就行了?如何要二十万精锐死磕一座毫无意义的土壁呢?”
傅彤摇头,然后深思了一下,最后对周秀荣说道:
“司马,你不了解用兵之道,所以自然就不晓得那位高王为何要拼命攻打那玉璧了。”
说着,傅彤自豪道:
“当年随节帅在西川,节帅用饭时必会给我们讲三国,而除了讲炎汉人物,也会讲东吴鼠辈。”
“当时就讲到张文远威震逍遥津,孙权小儿十万大军拿不下合肥。”
“后面咱们又听到节帅说,那孙权这辈子一共打合肥六次,没有一次打下来过。”
“当时六耶就说这个孙权傻,大江这么宽,哪里不能出击,非要在合肥死磕,真傻!”
“而现在我还记得节帅是如何教我们的。”
“节帅说,合肥这地方是淮西之咽喉,是东吴水路进入淮水,进而利用中原水网北上中原的必经之路。”
“而东吴之长就在水军,如以陆路行军,不仅粮秣补给不便,甚至还有大败之危。”
“所以如东吴要想进取中原,那合肥就是必下之城。”
“然后节帅就和我们说了一个用兵的道理。”
“他说,城和城是不一样的,地和地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布置在天下形势,不从这里过,就过不去。有些地方又是枢纽,只有将这里打下,才能辐射四周。”
“而对面的玉璧就是另外一个典型,那就是你不打这里也能过,可一旦前方遇到危险,这里就可能成为你全军覆没的风险。”
说完这个,傅彤指着他们这条北岸道,对司马周秀容认真说道:
“司马,你看咱们这里!”
“我军与诸道军以及随军随夫,众有十万,然后这十万人全部以一字长龙行在北岸这条狭长的河滩地上。”
“你想一下,如果对面的玉璧是草军,他们现在望着咱们一路西行的长龙,必然不敢出动。”
“可要是等我们大军渡过龙门渡,或者就在龙门渡遭遇敌军的阻击,前军不利呢?”
“这个时候,玉璧的敌军只需要分精锐过汾水,就能袭击我军的粮道和后方,到时候我军前不能进,后有袭兵,虽十万众,也要一战而没啊!”
听到傅彤的讲述,周秀容这才明白了,同时心中更是明悟到,为何保义军中能征善战的军将无数了。
现在看来,这里面很大的功劳是因为节帅啊!是他在西川的时候,就带出来一批懂兵法形势的军将,才有了后面的军事人才的涌现。
想到这里,周秀容不禁感叹:
“大王天授之才啊!”
这一点傅彤不能再同意了,他同样感叹道:
“是啊,咱们节帅的确是天生的帅才,和那韩信一样,就是天生会打仗!”
“所以啊,这一次咱们入关勤王必胜!”
说着,傅彤还对后面的黑郎笑道:
“小吴,你算是等着了,就这代北和关中两场战事得的赏钱和缴获,你回乡别说是修个大瓦房了,把你婆婆接到城里住,那也是绰绰有余!”
说完,傅彤望着前方的峨眉台地,仿佛能穿越历史的长河,看到数百年前在这里顿兵悲伤的大军。
然后他坚定对二人道:
“当年那高王饮恨这里,咱们却必然高歌猛进!因为我们是保义军!”
“万胜!”
口号一起,身边的众人齐齐高呼:
”万胜!“
而不远处的各军听到这里的万胜呼声,同样举臂高吼:
“万胜!”
全军气势如虹,对于入关勤王,充满信心。
如此,傅彤也笑着对后面的黑郎道:
“小吴,你后面就去赵长耳他们队!去那边做个随队书手,你不是会写字吗?就去那边!”
黑郎有点不想去,嗫嚅道:
“营将,我能留在你身边吗?我不想离开大伙!”
傅彤听了这话,脸一板,斥责道:
“武人当以服从为天职,军中没有你讨价还价的地方!”
傅彤话说得很严厉,黑郎立即应命。
而那边司马周秀容见黑郎不明白营将的苦心,笑着开导道:
“黑郎,你是不了解你营将的用心呀!”
“你军册上是营司号手,实际上不属于战斗人员,我们营不管立多大功劳,你能分到的功劳都是最少的。”
“而你的升迁也是非常局限的,难道你想从营思司号手吹到军司号?”
“吹来吹去,都是有限的!”
“而现在,我军很快就要渡过大河进入关中了。你这个时候去长耳的队里,此后就是军中一员,以你会识字,日后前
界王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七十一章 :龙门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