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风平浪静(3/3)
既然受益了,自然就不算无辜,夷三族更能给天下官员做出警示标杆,用三族亲人的鲜血和尸骸告诉他们,皇帝和朝廷的底线在哪里,千万不要碰,碰则必死,三族全死。
交代过善后事宜后,赵孝骞的目光注视着面前的一份厚厚的官员名册。
该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付出了代价。
但南京官场却被清洗一空,南京留守府及辖下七县的行政工作几乎陷入瘫痪,朝廷必须马上挑选一批官员补充到位,恢复官府的正常运转。
眼前的这批官员名单,是政事堂和吏部官员商议之后呈上来的,看着名单里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赵孝骞却摇了摇头。
这份名单不能说不合适,只是里面充斥着新旧两党的小心机。
很显然,这份名单是新旧两党暗中博弈后的结果,里面新旧两党官员皆俱,新党占大多数,旧党占少部分。
至于名单上官员的个人能力,他们的履历一个个都很漂亮,不过赵孝骞并不相信这些履历。
李淮的履历够漂亮了吧?四十来岁就当上南京留守了,可他最后干了啥?
仔细扫视了一遍,赵孝骞眉头深锁,突然一个名字从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郑朝宗,曾经的寄禄官奉议郎,后来下放乡村,写下一份万言书,里面针砭时弊,处处一针见血,对新政的理解可谓独到,而且他不惧权贵,敢于直言。
后来赵孝骞欣赏他的能力,将他晋为资政殿学士,京畿路观察使留后,并入新政司参与新政的商讨和制定。
不可否认,郑朝宗是个难得的人才,人才不能把他留在新政司,只知纸上谈兵,更应该让他直接置身于基层,亲身了解民间的疾苦和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方田均税法已经颁行,各地官府仍然阳奉阴违。
正好南京官场被清洗一空,地方上阻碍新政的豪强地主也被杀了不少,南京处于一个权力和势力真空的时期,有利于方田均税法从此打开缺口,迅速推行。
而郑朝宗,是个合适的人选,任他为南京留守,可以忠实且彻底底地贯彻推行新政,不出一两年便可见成效,为天下的官员们立下标杆模范。
思及至此,赵孝骞不再犹豫,在名单的首位写下郑朝宗的名字。
“兹可任郑朝宗南京留守,任后清查田亩,公田归农,扼制圈占,勿负勿怠。”
搁下笔,赵孝骞长舒了口气。
南京的惊天巨案,至此终于告一段落,善后事宜也差不多处理完了。
头靠在椅背上,阖目小憩了一会儿,赵孝骞突然睁眼,仿佛想起了什么,大声道:“老郑,朕的犬子丧彪呢?好几日没见他了,他在忙啥大事呢?”
郑春和一怔,半晌才反应过来丧彪是谁,老脸微微一抽,不好劝谏什么,只能老实地道:“禀官家,枢密使许将最近常进宫见小皇子,带他在宫闱里玩闹,小皇子渐渐与许将亲密,玩得乐不思蜀了。”
界王小说提供了贼眉鼠眼创作的《世子稳重点》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九百七十五章 风平浪静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