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零章 西北捷报(1/3)
一个国家会不会做蠢事,做出错误的战略与判断?
历史证明,国家做的蠢事很多,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中原王朝有过,蛮夷游牧也有过。
只不过史书比较委婉,把这些蠢事归咎于“昏庸”,意思就是说,他们可以不做蠢事的,只是脑阔昏了,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如今的辽国也是如此。
这几年里,宋军多次大败辽军,赵孝骞亲自率军,歼灭的辽军高达十六万之众,对辽国来说,这个数字足以伤筋动骨了。
按理说辽国应该吸取教训,纵有不服之心,如今也该韬光养晦,隐忍潜心,暗自奋发强大自己之余,等待反败为胜的时机。
可惜,正确的道路向来是曲折坎坷的,对辽国江河日下的现状,以及复杂的君臣心思来说,这条正确的道路很难走通。
而辽国的西北诏讨司兵马,更是对宋军不服气,反正宋军多厉害,他们没有亲眼见过,只会认为是以讹传讹。
幸好种建中治好了他们的不服,如果这三千辽军有人活下来的话,他们的眼神一定变得非常干净且清澈,天真得像个无邪的孩子。
此时福宁殿内的赵孝骞,却仍然觉得不解气。
按说郭成全歼了三千辽军,大宋边民的大仇已报,但赵孝骞还是觉得不够。
凭啥你们越境杀人抢掠,只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够了?
是你们主动挑衅的啊,是你们挑起的事端啊,难道不应该多付出一点什么吗?
若是不能给辽国一个深刻的教训,将来辽军仍然可以随便越境屠戮抢掠,他们心里只要有一个念头,大不了一命抵一命,说不定抢掠之后能逃回去,不就发财了吗?
赵孝骞不能滋长辽人的这种想法,要不得,很危险。
他要让辽人知道,这事儿不是“一命抵一命”那么简单,一旦胆敢越境,他们要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这种代价哪怕是辽国君臣都无法承受,君臣才会严厉约束部将,从此对大宋边境产生敬畏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大宋的边境才会安宁。
许将看出赵孝骞烦躁的情绪,有一种不知如何活剐了敌人才解恨的为难。
于是许将试探着道:“官家觉得种帅全歼那三千辽军还不够?”
赵孝骞点头:“不够,太不够了,朕想要辽人知道,谁主动挑衅,就必须付出更惨痛的代价,区区全歼三千兵马,不足以让他们受到教训,冲元先生有更解气的法子吗?”
福宁殿内,在座众臣面面相觑,苦笑不已。
这位官家,是真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了一点委屈啊,属于睚眦必报的那一类人,一旦惹到了他,代价绝对是对方承担不起的。
章惇犹豫了一下,道:“官家,如今正是宋辽联盟,共灭西夏之时,两国算是和平友好的时期,若是对辽国的报复动作太过分,恐对灭夏的大局不利,很容易引起三国混战,那时天下局势可就复杂了。”
赵孝骞摇头:“道理不能这么论,别忘了是辽国先挑衅我大宋的,今时已非往日,如今的大宋没有必要忍气吞声,先不
界王小说提供了贼眉鼠眼创作的《世子稳重点》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零章 西北捷报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