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老朱:年轻人,总是需要历练的!【求月票】(3/3)
孝孺那石破天惊的‘便是诛我十族,又何惧之有’的言论,以及朱允炆惶恐劝阻、仓皇离去的表现时……
老朱敲击扶手的手指,骤然停了下来。
殿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无舌伏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只觉得无形的压力如同山岳般压下。
良久,老朱才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如寒潭,看不清底。
“方孝孺……十族何惧……”
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语气平淡,却让旁边的云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好一个方孝孺!好大的气性!好硬的骨头!】
【为了他心中的‘正道’,为了允炆的‘名分’,连诛十族都不怕?】
【此人之刚直,近乎迂腐!用之可为直臣,可镇朝纲,但若用之不当,亦是取祸之道!】
老朱对方孝孺其人,是了解的。
学问渊博,品性刚直,名望也高,是他为未来储君预备的肱骨之臣人选之一。
但他也深知,现在的方孝孺,锐气太盛,棱角太多,缺乏历练和打磨,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虽是好料,却容易伤人伤己。
直接放到高位,绝非好事。
但是……
老朱的思绪飞快转动。
刘三吾被逼致仕后,朝中的文官集团,尤其是清流一脉,确实有些群龙无首。
上次欲立允炆为皇太孙,朝堂上响应者寥寥,远不如刘三吾在时那般‘众望所归’,这让他这个皇帝面上无光,也深感对文官体系的掌控需要新的支点。
方孝孺,恰在此时出现了。
以其在士林中的声望和这股不惜身的刚烈,若能为他所用。
说不定,其在‘文学盛典’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公开支持、拥立允炆,能极大地影响舆论,凝聚文官之心,造成一种‘天命所归’、‘士林共推’的声势!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一个既能顺利册立储君,又能重新整合、掌控文官集团的机会!
至于方孝孺那过于刚直、可能不听话的性子……
老朱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用着用着,等磨平了棱角,或许可堪大用。若始终冥顽不灵……】
【哼,咱能用他,自然也能舍弃他!‘十族’?吓唬谁呢?】
【在咱面前,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一个利用方孝孺为‘立储’造势,事成之后再看情况决定是‘打磨使用’还是‘弃如敝履’的计划,在老朱心中迅速成型。
“那个胡广、杨士奇、解缙、杨荣,你怎么看?”
老朱忽然又问向无舌,语气恢复了平静。
无舌连忙将自己观察到的,这几人的才学、性情、应对,简要评价了一番。
老朱听完,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嗯,都是有些才气的。尤其是那个杨士奇,听着倒是个踏实做事的。”
他心中已有计较。
这些人,既然朱允炆都接触过了,无论深浅,也算是进入了皇家的视野。
若在盛典中确有真才实学,他不介意破格提拔几个。
既是为国选才,也算是给朱允炆未来铺点路,看看他识人用人的眼光如何。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要懂得分寸,知道该忠于谁。
“云明。”
“奴婢在。”
“传咱的旨意给主考官员!”
老朱沉声道:“此次‘文学盛典’,务求公平公正,唯才是举!”
“尤其是对方孝孺、胡广、杨士奇、解缙、杨荣这几人,给咱仔细考评!”
“若其才学品行确实出众,不必拘泥常例,可直接报于咱,咱自有安排。”
“是,皇爷。”
云明躬身应下。
他明白,皇上这是要借着盛典,既选拔人才,也要重点考察这几个人了,尤其是那个方孝孺。
老朱挥挥手,让无舌和云明都退下。
空荡荡的大殿内,他独自沉思。
朱允炆今日的表现,在他看来,有进步,懂得收敛,懂得寻找助力,尤其是能找到方孝孺这样的人物,说明他并非毫无心机和眼光。
但那份刻意营造的仁厚和最后的仓皇,在他这老狐狸眼中,还是显得有些稚嫩和刻意。
不过,无妨。
年轻人,总是需要历练的。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这历练,铺好道路,扫清障碍,同时,牢牢掌控着一切。
张飙在查漕运贪腐案,牵扯多位藩王,甚至可能关乎标儿之死。
允炆在暗中结交士林,为储位谋划。
文官集团需要新的领袖和凝聚点。
藩王们蠢蠢欲动,各有算计……
这大明朝的棋盘,此刻显得格外复杂。
但老朱坐在棋手的位置上,眼神冰冷而锐利。
他不仅要利用张飙这把‘刀’去清除腐肉,也要利用方孝孺这块‘招牌’去稳定朝局,更要看着自己的孙子在这风浪中如何成长。
所有的棋子,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下一步,该怎么走,才能让这盘棋,最终走向他想要的结果?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殿外,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熙熙攘攘的‘文学盛典’现场,也看到了那隐藏在漕运贪腐背后的重重迷雾。
“都跳出来吧……让咱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大本事……”
老朱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深沉难测的弧度。
“张飙,方孝孺,你们可别让咱失望啊!”
.......
求月票啊~
界王小说提供了守柴炉创作的《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20章老朱:年轻人,总是需要历练的!【求月票】在线免费阅读。